首 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党群工作 学院校友 规章制度 评估认证
A、 德育测评100分,占综合测评总分20%。德育测评分=思想品德基本分+附加分—扣分
类 别 |
序 号 |
计 分 细 则 |
计 分 |
封顶分 |
考核依据 及单位 |
自评分 |
年级评分 |
院评分 |
基本分 |
1 |
每人得基本分 |
60 |
60 |
测评小组 |
|
|
|
2 |
靠拢党团组织,参加团校、党校,并顺利结业,每项加1分 |
≤3 |
40 |
院学工办 测评小组 |
|
|
|
|
3 |
认真参加政治学习,出满勤者 |
2 |
|
|
|
|||
4 |
马列课、德育课均在80分以上者 |
2 |
|
|
|
|||
5 |
担任校、院各类学生干部满一届,认真履行职责,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者。主席团成员(含学生党支部副书记、学工助理组长、辅导员组长) 10分,部长级(含党支部委员、学工助理)8分,副部长级(含新生班养成教育辅导员、英语辅导员,中国共产党员)6分,加分不累计 |
≤10 |
院学工办测评小组(不累加、担任校级干部的必须有相关部门的凭任职证明) |
|
|
|
||
6 |
担任社团主要负责人满一届,认真履行职责,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者 |
≤6 |
|
|
|
|||
7 |
担任校、院各类学生干事满一届,认真履行职责,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者 |
≤4 |
|
|
|
|||
8 |
担任班、团干事(含寝室长)考核合格者。 班长、团支书4分,其他班、团干3分,寝室长2分。 |
≤4 |
|
|
|
|||
9 |
积极参加社地实践(寒暑假)且交有实践报告加1分, 参加“三下乡”活动加2分。 |
累计 |
院学工办 |
|
|
|
||
10 |
积极参加公益劳动(含爱心基地、奉献基地等的建设和活动)每次加0.5分。 |
≤4 |
测评小组院学工办 |
|
|
|
||
11 |
为集体服务,热心公益事业,见义勇为,拾金不昧,乐于助人、受到校院表彰者每次加1分 |
累计 |
测评小组院学工办证书 |
|
|
|
||
12 |
被评为省文明寝室每人加4分,校文明寝室每人每次加1分,院文明寝室每人每次加0.5分 |
累计 |
测评小组院学工办证书 |
|
|
|
||
13 |
各种重大活动的组织、策划者(含非院干部)每人每次加4分 |
≤8 |
院学工办 |
|
|
|
||
14 |
积极参加各项大型活动每次加1-2分 |
≤4 |
|
|
|
|||
15 |
优秀团干、团员、青年志愿者、优秀党员、优秀特困大学生各加1分 |
≤3 |
测评小组院学工办证书 |
|
|
|
||
16 |
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、团组织每人加2分,校级优秀班集体,团组织每人加1分 |
累计 |
|
|
|
|||
17 |
被评为校、院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或优秀论文者 |
2 |
|
|
|
|||
18 |
积极进行个人实践,有自主创业经历者,每人每次加4分 |
≤8 |
测评小组 院学工办 |
|
|
|
||
19 |
每学期的第1—15周,全学期考勤中,班级到课率100%次数在1—5次,副班长加1分;6—10次加3分,11—15次加5分。 |
≤5 |
院学工办 |
|
|
|
||
扣分 |
1 |
违反四项基本原则,参加非法组织和游行示威及张贴大字报者,视情节扣分并按国家有关法律处理。知情不报者扣10分,党员加倍扣分 |
20 |
不封顶 |
测评小组 院学工办 |
|
|
|
2 |
未经请假,缺席政治学习、有关会议、组织生活、公益活动和规定参加的集体活动(含会议、拉拉队)者每次扣2分;迟到、早退者每次扣1分 |
累计 |
|
|
|
类 别 |
序 号 |
计 分 细 则 |
计 分 |
封顶分 |
考核依据 及单位 |
自评分 |
年级评分 |
院评分 |
|
3 |
马列课、德育课有一门不及格者 |
4 |
不封顶 |
院学工办 测评小组 |
|
|
|
|
4 |
寝室卫生(含不整洁、不叠被)不及格者,被学校通报批评每人每次扣5分;院系通报批评每人每次扣2分 |
累计 |
|
|
|
||
扣分 |
5 |
上课迟到、早退每次扣1分;旷课每节扣3分 |
累计 |
|
|
|
||
6 |
不参加早锻炼、早自习、每缺席一次扣1分 |
|
|
|
|
|||
7 |
年内不及格科目每门扣4分 |
|
|
|
|
|||
8 |
学习时间在寝室打牌、玩游戏被通报批评者每次扣5分 |
|
|
|
|
|||
9 |
不按时就寝者,每次扣2分 |
|
|
|
|
|||
10 |
违反宿舍管理制度(如在寝室烧饭菜、私拉电线、私闯异性宿舍等),每人每次扣4分 |
|
|
|
|
|||
11 |
考试舞弊者每人每次扣8分,受到通报批评扣10分,无故缺考者每人每次扣5分 |
|
|
|
|
|||
12 |
未经院系批准私自搬出宿舍居住者扣10分 |
|
|
|
|
|||
13 |
每学期的第1—15周,全学期考勤中,副班长迟交、拒交考勤表,或者对班级考勤情况与学习部抽查情况不符合,副班长每次扣1分 |
≤5 |
|
院学工办 |
|
|
|
B、智育测评100分,占综合测评总分的70%。智育测评分=学业基本分+学业表现附加分
类 别 |
序 号 |
计 分 细 则 |
计 分 |
封顶分 |
考核依据 及单位 |
自评分 |
年级评分 |
院评分 |
基本分 |
1 |
学业基本分:计算公式为 Σ单科成绩×课程学分÷Σ各课学分×0.9 注:只计算学年度内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成绩(考查课成绩优、良、中、及格、不及格分别按90分、80分、70分、60分、50分计算) |
计算结果 |
90 |
测评小组教学干事 |
|
|
|
附加分 |
2 |
平均学业成绩在80分以上,无重修,并在班上名列前三名 |
+1 |
10 |
测评小组 |
|
|
|
3 |
凡通过国家四级英语统考者,加3分 凡通过国家六级英语统考者,加5分(指本学年度) |
≤3 ≤5 |
测评小组证书(不累加) |
|
|
|
||
4 |
高级程序员(计算机四级)(指本学年度) 中级程序员(计算机三级) 初级程序员(计算机二级) |
4 3 2 |
测评小组证书(不累加) |
|
|
|
||
5 |
参加国家级各类知识竞赛(含学科、数模、征文、演讲、辩论、科技制作、科技论文等竞赛)获一等奖或第1名,加8分;获二等奖或第2-3名,加6分,其他奖,加4分,参加竞赛未获奖者加2分(指有复赛的竞赛,进入复赛者0 |
累计 |
证书 测评小组 |
|
|
|
||
6 |
参加省部级各类知识赛(同上),获一等奖或第一名,加5分;获二等然或第2-3名,加3分,其他奖,加2分;参加竞赛未获奖加1分(同上) |
累计 |
|
|
|
|||
7 |
参加市、校级各类知识竞赛(同上),获一等奖或第一名,加5分,获二等奖或第2-3名,加1分,其他奖,加0.5分 |
累计 |
|
|
|
|||
8 |
参加院级各类知识竞赛(同上),获一等奖或第一名,加2分,获二等奖或第2-3名,加0.8分,其他奖,加0.5分 |
累计 |
|
|
|
|||
9 |
辩论队队员加1分,参加“百灵鸟”杯加1分,校级及以上比赛获优秀辩手加1分 |
累计 |
|
|
|
|||
10 |
在校、市、省、全国公开出版的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宣读学术论文者每篇分别2、3、4、5分;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并获奖每项加4分 |
累计 |
原件刊物测评小组 |
|
|
|
||
11 |
在校报发稿每篇加2分,发表每篇加0.2分。在湘大工作通讯、广播台团讯等发稿每篇加0.3分,在院简报、专刊、黑板报、校运会,宣传窗等处发稿加0.1分 |
累计 |
10 |
录稿通知测评小组 院团委 |
|
|
|
C、体育测评100分,占综合测评总分10%。体育测评分=基本分+附加分
类 别 |
序 号 |
计 分 细 则 |
计 分 |
封顶分 |
考核依据 及单位 |
自评分 |
年级评分 |
院评分 |
基分 |
1 |
每人得基本分 |
60 |
60 |
测评小组 |
|
|
|
体育附加分 |
2 |
身体素质达标测验优秀者加20分,良好者加15分,及格者加10分,没有身体素质达标测验的年级按15分确定。(优、良、及格,分别按90分、80分、60分计算) |
≤20 |
|
测评小组 教学干事 |
|
|
|
3 |
在市、校级文体比赛中获奖,一等奖或第1名加10分,二等奖或第2-3名加8分,三等奖或第4-6名加4分,其他奖加2分 |
累计 |
|
证书 测评小组 |
|
|
|
|
4 |
在院级文体比赛中获奖,一等奖或第一名加8分,二等奖或第2-3名加6分,三等奖或第4-6名加4分,其他奖加2分 |
累计 |
|
证书 测评小组 |
|
|
|
|
5 |
军训中获奖的集体或个人(大二学生) |
4 |
|
证书 测评小组 |
|
|
|
|
D、扣分标准 |
||||||||
类别 |
序号 |
计分细则 |
计分 |
封顶分 不封顶 |
考核依据及单位 测评小组院学工办 |
自评分 |
班评分 |
院评分 |
1 |
责令写出书面检讨,而未纳入德育扣分的违纪当事人,扣0.5分,受院通报批评者扣1分,受校通报批评者扣2分,受警告处分者扣2分,受严重警告处分者扣6分,受记过处分者扣8分,受留校察看处分者扣10分 |
累计 |
|
|
|
|||
2 |
夜不归宿者,每次扣1分 |
累计 |
|
|
|